产房游记
因为是第一次生产,所以报了一个生产培训班,每周一晚上上课,共有7次。昨天是培训班安排的活动——参观产房。在以色列,即便不参加任何培训班,待产孕妇也可以和医院联系参观产房。
昨天我们去的是附近的一家叫Kaplan的医院。那不是以色列最大最好的医院,但因为离家只有10分钟的车程,老公比较倾向于去这家。而我却一直想去特拉维夫的Ichilov医院,因为据说那家的产科病房就像5星级酒店,老公还可以陪床。唯一的问题是那儿离家有点远,不堵车的情况下要半个小时,老公觉得那样有些危险。
可能是因为自己一直想在Ichilov生产的缘故吧,昨天参观Kaplan的时候,心里好像一开始就有种先入为主的抵触情绪。
昨天的导游是一位叫Sharon的年轻助产士,由一张永远带着笑意的脸,非常热情地向我们解释从入院登记到产后哺乳的每个细节。和我们同去的还有培训班的另外5对夫妇,大家讲的自然都是希伯来语。我实际上可以听懂一大半的,但是昨天不知怎么的,无论如何我就是听不进去。我让老公好好记住每个细节,回头解释给我听。他问我有什么问题要问Sharon,我说只有一个,就是有没有讲英文的助产士。老公说这个问题我可以自己问,我知道他是想让我尽量的多讲希伯来语。我知道这个问题我可以用希伯来语问,而且会很流利、没有口音。但我当时就是没有任何心情讲希伯来语,一个词都不想讲。
其实Kaplan的设施很好,见到的医生护士都很和善,可那里的陌生的一切让我觉得特别的无助,所有的事情只是在提醒我自己是在国外。尽管Sharon后来告诉我说那儿所有的护士都会讲英文,让我不要担心。可是就像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时候一样,所有的同事也都会讲英文,但是在午饭时间聊天的时候他们是绝对不讲英文的,除了必要的工作交流,你永远融不到他们的圈子里,永远是个外人。当然,我不期待和这些护士交什么朋友,但是我想听明白他们之间,或是他们和其他产妇之间的谈话,我想随时可以参与进去,而不是可怜兮兮的等她转过身来和我讲话。我希望可以在他们告诉我‘push!push!'或是做检查之外,说一点轻松的家长里短。有时想想,能插话也是一种幸福呀。
我们仔细参观了各种产房,因为要保持新生儿的体温,所以产房里都开了暖气,本来就心情不好的我被烘得透不过气来。自然生产的产房的灯是有些昏暗的,据说可以帮助产妇放松心情,可是昨天的我却觉得那灯只是让冰冷的产房显得更加冰冷,像某个电影里罪案的现场。
自然,你也会被告知所有的痛苦、危险和那些冰冷仪器的功能,在那个昏暗、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屋子里听到这些,只会让你想逃。
其实,他们安排这次产房之旅是为了让我们安心的,可是从医院出来的我却忍不住哭了。说不清为什么会那么脆弱。老公搂着我问为什么,我答不上来。只是告诉他一定要记得去产房的时候带上一些中文的音乐CD。
现在,当我写这篇blog的时候,好像没有那样恐惧和悲伤了。其实想想,无论是Kaplan还是Ichilov,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吧。一个我不能改变的事实是我要在以色列生产了,我的所有朋友和家人都不能到医院来看我初到人世的宝宝,我所有初为人母的感觉都要用人家的语言与人分享。
写到这儿,把所有这些不好的事情都想过之后,我反倒觉得轻松起来了,不就是生孩子吗?在哪儿不是生?
好了,我要出去走走了,找一片草地坐下来,享受一下慵懒的阳光。在这个温暖的艳阳天里是不应该闷在屋子里抒发愁绪的。
昨天我们去的是附近的一家叫Kaplan的医院。那不是以色列最大最好的医院,但因为离家只有10分钟的车程,老公比较倾向于去这家。而我却一直想去特拉维夫的Ichilov医院,因为据说那家的产科病房就像5星级酒店,老公还可以陪床。唯一的问题是那儿离家有点远,不堵车的情况下要半个小时,老公觉得那样有些危险。
可能是因为自己一直想在Ichilov生产的缘故吧,昨天参观Kaplan的时候,心里好像一开始就有种先入为主的抵触情绪。
昨天的导游是一位叫Sharon的年轻助产士,由一张永远带着笑意的脸,非常热情地向我们解释从入院登记到产后哺乳的每个细节。和我们同去的还有培训班的另外5对夫妇,大家讲的自然都是希伯来语。我实际上可以听懂一大半的,但是昨天不知怎么的,无论如何我就是听不进去。我让老公好好记住每个细节,回头解释给我听。他问我有什么问题要问Sharon,我说只有一个,就是有没有讲英文的助产士。老公说这个问题我可以自己问,我知道他是想让我尽量的多讲希伯来语。我知道这个问题我可以用希伯来语问,而且会很流利、没有口音。但我当时就是没有任何心情讲希伯来语,一个词都不想讲。
其实Kaplan的设施很好,见到的医生护士都很和善,可那里的陌生的一切让我觉得特别的无助,所有的事情只是在提醒我自己是在国外。尽管Sharon后来告诉我说那儿所有的护士都会讲英文,让我不要担心。可是就像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时候一样,所有的同事也都会讲英文,但是在午饭时间聊天的时候他们是绝对不讲英文的,除了必要的工作交流,你永远融不到他们的圈子里,永远是个外人。当然,我不期待和这些护士交什么朋友,但是我想听明白他们之间,或是他们和其他产妇之间的谈话,我想随时可以参与进去,而不是可怜兮兮的等她转过身来和我讲话。我希望可以在他们告诉我‘push!push!'或是做检查之外,说一点轻松的家长里短。有时想想,能插话也是一种幸福呀。
我们仔细参观了各种产房,因为要保持新生儿的体温,所以产房里都开了暖气,本来就心情不好的我被烘得透不过气来。自然生产的产房的灯是有些昏暗的,据说可以帮助产妇放松心情,可是昨天的我却觉得那灯只是让冰冷的产房显得更加冰冷,像某个电影里罪案的现场。
自然,你也会被告知所有的痛苦、危险和那些冰冷仪器的功能,在那个昏暗、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屋子里听到这些,只会让你想逃。
其实,他们安排这次产房之旅是为了让我们安心的,可是从医院出来的我却忍不住哭了。说不清为什么会那么脆弱。老公搂着我问为什么,我答不上来。只是告诉他一定要记得去产房的时候带上一些中文的音乐CD。
现在,当我写这篇blog的时候,好像没有那样恐惧和悲伤了。其实想想,无论是Kaplan还是Ichilov,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吧。一个我不能改变的事实是我要在以色列生产了,我的所有朋友和家人都不能到医院来看我初到人世的宝宝,我所有初为人母的感觉都要用人家的语言与人分享。
写到这儿,把所有这些不好的事情都想过之后,我反倒觉得轻松起来了,不就是生孩子吗?在哪儿不是生?
好了,我要出去走走了,找一片草地坐下来,享受一下慵懒的阳光。在这个温暖的艳阳天里是不应该闷在屋子里抒发愁绪的。
Comments